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浙江高考早知道”,浙江高中學習資料、學霸筆記、名校密卷、政策解讀、高考志愿,你要的我們都有!今日推送試卷:浙江省杭州市七縣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參考答案】
一、結論
2021年1月浙江省外語及選考首考的成績已經揭曉,筆者收集到了全省各地共15所中學的首考數據,通過分析這15校的數據,得出了7門選考科目賦分難度結論:
選物理的考生(“物生”)平均要“虧”5分!
選化學的考生(“化生”)平均要“虧”4.91分!
選生物的考生(“生生”)平均要“虧”2.02分!
選政治的考生(“政生”)平均能“賺”0.78分!
選歷史的考生(“史生”)平均能“賺”2.45分!
選地理的考生(“地生”)平均能“賺”1.23分!
選技術的考生(“技生”)平均能“賺”3.15分!
見圖1:
圖1:浙江省15校2021年1月首考7門選考科目
“賺分”情況示意圖
二、對于2021屆考生的參考價值
——學會如何“舍”與“得”
近日,嵊州馬寅初中學張武軍老師發表了《有“舍”才有“得”!關于高考首考后“棄考”的實踐與分析》一文。張老師在文章中提出了在我省考生中普遍存在著這樣的現象:
“(1)政、史、地二考棄考比率高,因政、史、地科目的首考總體上考得好,成績滿意,優等生漲分也較難,棄考后重點轉向偏理科目或數學。
(2)物、化、生二考棄考率較低,因優秀生多,賦分難度大,成績比理想中低,決定二考的相對多。”
本文的數據有助于我省21屆考生學會如何“舍”與“得”。
【例】小明該棄考哪一門?
小明是我省21屆普通類考生,他的選考科目是物理、歷史、技術,并且小明這3門科目的水平是一模一樣的。
2021年1月首考,小明3門選考科目的賦分成績分別是:物理73分、歷史76分、技術79分。
小明準備在6月份的二考中放棄1到2門選考科目的考試,那么小明該棄考哪1到2門呢?
如果單純從小明的賦分情況來看,由于小明3門選考科目的水平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最應該棄考的是賦分最高的技術(79分),然后可以考慮棄考賦分第二高的歷史(76分),最不應該、也最不甘心棄考的是賦分最低的物理(73分)。
但是如果小明結合本文對各選考科目賦分難度的分析,小明的選擇就完全不一樣了:
小明物理的“公平”賦分=實際賦分+“虧”分=73+5=78分;
小明歷史的“公平”賦分=實際賦分-“賺”分=76-2.45=73.55分;
小明技術的“公平”賦分=實際賦分-“賺”分=79-3.15=75.85分;
也就是說,雖然小明3門選考科目的水平是一模一樣的,但在首考中小明發揮最出色的應該是物理——78分,其次是技術——75.85分,發揮最差的歷史——只有73.55分。
由此我們可以建議小明:如果二考放棄1門的話,那就應該是首考發揮得最好的物理(78分);如果想放棄2門的話,那就應該是首考發揮得最好的物理(78分)和次好的技術(75.85分)。而由于歷史(73.55分)是小明在首考發揮最差的科目,所以是最不應該在二考放棄的科目,也是最有希望在二考漲分乃至漲分空間最大的科目。
通過小明的例子,筆者希望2021屆的考生和家長能夠學會科學的“取舍”!
三、浙江省2021年1月各選考科目
賦分難度(“賺分”幅度)的得出過程
浙江省15校2021年1月外語和選考科目普通高考考生人數
表1:浙江省15校2021年1月外語和選考科目
普通高考考生人數情況表
年份 | 考生總人數 | 有效考生人數 |
2021 | 8521 | 8451 |
說明:
有效考生:指的是首考的4門高考科目(外語+3門選考科目)成績齊全,且無0分科目的考生。以下只分析8451位“有效考生”的數據。
(二)浙江省15校2021年1月外語和選考科目首考7門選考科目選考人數
(三)浙江省15校2021年1月外語和選考科目首考7門選考科目考生外語平均分及賦分難度系數情況分析
1.確定衡量考生學習能力的“錨”——“外語成績”
由于7門不同選考科目的考生群體之間在事實上存在著較大的學習能力上的差距,從而導致不同選考科目的賦分難度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先來確定一個可以衡量不同選考科目考生群體學習能力的“錨”。
對于首考來說,考生的“外語成績”就是一個很好的可以用來衡量考生學習能力的“錨”。也就是說,考生的“外語成績”越高,我們就認定該考生的學習能力越強,反之亦然。
2.“外語平均分”是衡量不同選考科目考生群體學習能力的“錨”
對于7門不同選考科目的考生群體來說,我們就用“外語平均分”來衡量該考生群體學習能力。
例如參加2021年1月外語和選考科目首考的浙江省15校有8451位有效考生,他們的“外語平均分”是92.86分;選考化學的2508位考生的“外語平均分”是98.73分,而選考技術的4464位考生的“外語平均分”只有88.15分。由此我們可以明顯地發現,選考化學的考生群體的學習能力明顯地高于選考技術的考生群體。
3.賦分難度系數
有了“外語平均分”這個“錨”,我們就可以計算出每門選考科目的“賦分難度系數”。“賦分難度系數”越大,說明該選考科目的“賦分難度”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例1:2021年首考化學科目的“賦分難度系數”=化學考生群體的“外語平均分”/全體考生的“外語平均分”=98.73/92.86=107.39%。
例2:2021年首考技術科目的“賦分難度系數”=技術考生群體的“外語平均分”/全體考生的“外語平均分”=88.15/92.86=94.92%。
見表3:
表3:浙江省15校2021年1月外語和選考科目
首考7門選考科目
考生外語平均分及賦分難度系數情況分析表
【分析】2021屆化學(而不是物理)選考科目考生群體的整體學習能力最強!
從表3我們可以看到,化學選考科目考生群體的“外語平均分”是最高的99.72,由此可見浙江省2021考生,“化生”(選考化學的考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是最強的!然后依次是“物生”(選考物理的考生)的98.73、“生生”(選考生物的考生)的94.73、“地生”(選考地理的考生)的91.98、“政生”(選考政治的考生)的91.89、“史生”(選考歷史的考生)的90.46,排在最后的是“技生”(選考技術的考生)的88.15。
而在新高考的前4年(2017--2020),“物生”(選考物理的考生)一直都是整體學習能力最強的考生群體。
(四)浙江省15校2021年1月首考7門選考科目“賺分”情況分析
對于考生來說,由于7門選考科目的“賦分難度系數”各不相同,選擇“賦分難度系數”高的選考科目(如物理、化學)就難以取得理想的賦分,反之如果選擇“賦分難度系數”低的選考科目(如技術、歷史)就比較容易取得理想的賦分。
可以想像,就總體來說,如果選擇“賦分難度系數”低的科目作為自己的選考科目的話就能“賺分”,反之,如果選擇“賦分難度系數”高的科目作為自己的選考科目的話不僅不能“賺分”,反面會“虧分”。
不同的選考科目,如果“賺分”能“賺”多少分?如果“虧分”又會“虧”多少分呢?想必這是考生和家長很想要知道的數據。見表4:
表4:浙江省15校2021年1月首考7門選考科目“賺分”(“賦分難度”)情況分析表
【說明】
1.“公平”平均賦分
我們有必要設定一個“錨”,這個“錨”就是【“公平”平均賦分】,所謂【“公平”平均賦分】指的是在相對“公平”的前提下而得到的平均賦分。
公式:某選考科目的【“公平”平均賦分】=全體考生的實際平均賦分*該科目的“賦分難度系數”
例1:2021年首考物理科目的【“公平”平均賦分】=2021年首考全體考生的實際平均賦分*物理科目的“賦分難度系數”=73.73*106.33%=78.39。
例2:2021年首考技術科目的【“公平”平均賦分】=2021年首考全體考生的實際平均賦分*技術科目的“賦分難度系數”=73.73*88.15%=69.98。
2.“賺分”
公式:“賺分”=實際平均賦分-“公平”平均賦分
例1:2021年首考物理科目的“賺分”=2021年首考物理科目的實際平均賦分-2021年首考物理科目的“公平”平均賦分=73.39-78.39=-5。
說明:在相對“公平”的前提下,2021年首考物理科目的【“公平”平均賦分】應該有78.39,而實際平均賦分只有73.39。所以說對于2021年首考選考物理的考生來說,“賺分”是“負”的5分,也就是每位考生平均要“虧”5分!
例2:2021年首考技術科目的“賺分”=2021年首考技術科目的實際平均賦分-2021年首考技術科目的“公平”平均賦分=73.13-66.98=3.15。
說明:在相對“公平”的前提下,2021年首考技術科目的【“公平”平均賦分】只有66.98,而實際平均賦分卻有73.13。所以說對于2021屆選考技術的考生來說,“賺分”是“正”的3.15分,也就是每位考生平均能“賺”3.15分!
【分析】物理的“虧”5分大概率能“賺”回來,而化學的“虧”4.91分卻很難“賺”回來!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對于浙江省2021屆普通類考生來說,賦分最“吃虧”的選考物理的“物生”,平均要“虧”5分;然后是選考化學的“化生”,平均要“虧”4.94分。
同樣是“吃虧”,“物生”和“化生”最大的不同是在填報高考志愿的過程中,“物生”可以通過選擇報考“物專”(只有選考科目有物理的考生方可報考的專業)的方式將“虧分”給“賺”回來,甚至還很可能會有“盈余”;而“化生”卻基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也就是很難在填報高考志愿的過程中將“虧分”給“賺”回來,說白了就是“虧了就是虧了”。
例如2020年浙江大學普通類平行錄取的最低分,“物生”只要659分【工科試驗班(能源、化工與高分子)專業類],而“非物生”(選考科目中沒有物理的考生)卻要665分(人文科學試驗班專業類),兩者之間相差6分。
浙江大學是屬于錄取分數很高的高層次院校,對于中低層次院校的錄取分數來說,“物生”與“非物生”之間,如果要進同一所學校,錄取分數相差更大。
1月學考選考雖然結束了,但高考還沒結束,無論成績如何,大家還是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