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選三”選課的原則
1、專業匹配原則,
2、分數最大化原則。
選考科目中,1—2個學科,要與專業相關聯;1—2個學科,要能夠用于提升選考分數。
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七個學科中,到底哪個可以提升自己的分數?
靠自己--努力學習:
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的努力。努力,一定會有進步,不努力,不管對手怎么弱都是沒有用的。
靠對手--找比你弱的對手:
如果選擇相同學科的對手都比較弱,你的排名就會考前,賦分就會提升。這個策略在前幾年是非常有效的,比如物理對手太強,不利于賦分提高;技術對手大多比較弱,中等成績的學生選技術,賦分相對就較高。幾年下來,現在當大家都這么想的時候,想靠找更弱的對手來提高自己的選考成績,越來越難了,即使是技術學科,現在也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在選考。
不同的人情況會不同,一個規律不會適合全部學生,本科線邊的學生選物理不一定就不利。學生和家長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判斷。
學生選課的幾個注意點
我們統計了幾屆學生的選課,絕大多數學生在選課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大學準備讀什么專業。很多學生僅僅憑借自己高一的成績和對任課教師的喜愛程度而進行選課。一些學生選課后,發現原來自己以為的優勢學科,其實并沒有多少優勢。一些學生在高三填報志愿的時候,選擇的是經濟類和管理類等,發現選擇了物理沒有用,且在競爭上吃虧很多。
1、如何確定自己的優勢學科?
“七選三”選考賦分是看排名的,所以學生在確定自己到底是哪一科有特長,不能單憑學科的絕對分數,一定要根據自己這個學科成績在學校甚至整個地區聯考中的排名進行判斷,從而準確判斷自己的優勢學科。
2、到底要不要選考物理?
是否選考物理,是這幾年考生最為糾結的問題。
我們仔細研究了好多學生的選考成績,一些中等層次的學生,選擇物理和其他另外2個學科,其選考成績,物理賦分基本上會比其他2個科目的賦分底10--15分左右。
這是中等水平高中學校同學面臨的一個嚴峻的現實。根據前幾年的錄取分數,我們發現名校專業錄取時,有物理的,其可以報考的專業錄取分數會低10分左右。比如2017年浙江大學提前批幾個專業,選考不限的專業,最低錄取分647分,選考需要物理的專業,最低錄取分636分。
但2019屆物理選考賦分6.5萬保底政策實施后,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
選考物理的利或弊,因人而異,因勢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2020屆實施嚴格的專業匹配后,可能會出現全文科的學生高分低就,選物理的考生低分高就等現象。
根據這些現狀,是否選擇物理,我們建議如下:
◆成績可以達到名校水平的學生,不用糾結的是否需要選物理,如果不選歷史,最好選物理。“物理+化學+X”或“歷史+政治+X”是名校水平學生的最合適的選擇。
◆準備報考985等高水平大學的,盡量考慮物理。
◆準備報考以下19類專業的,一定要選擇物理:數學類、物理學類、天文學類、大氣科學類、地球物理學類;力學類、機械類、儀器類、電氣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土木類、海洋工程類、航空航天類、兵器類、核工程類、安全科學與工程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等。
◆成績高于一段線20分左右,準備報考理學、工學類專業,盡量選物理。
◆臨床醫學,一定要選化學、生物,成績好的加選物理。
◆成績在一段線上下,盡量不選物理,否則你一段線都進不了,怎么會有機會選擇好的大學和好的專業?(如果一段線比例發生變化,本條不成立)
◆準備報考經濟、金融、法學、語言、管理、藝術、體育等類別的專業的,就不要選考物理。(如果物理是優勢學科,也可考慮)
不管你選什么學科,你都要知道,沒有那個學科是可以輕輕松松就拿高分的。想要考出更高的分數,都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哪些學科組合在選專業時有優勢?
根據最新的選考科目要求,以下選課組合在將來高校招生專業選擇中,可能有較大的優勢:“物理+化學+X”、“化學+生物+X”、“思想政治+歷史+X”、“歷史+地理+X”等。
根據其他省市的最新高考改革方向,學生在選課的時候,物理和歷史最好能夠選擇一門,這樣可以讓自己的在報考浙江省外其他省市的高校中,具有更大的優勢。